三网融合后,用户究竟算电信用户还是广电用户?用户资费如何计算?近日,上海市通信管理局携手上海邮电经济研究会,在沪举办“三网融合试点工作”专题研讨会。电信、广电行业间的业务融合和体制融合,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。
在研讨会上,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巡视员李振坤一针见血指出,“现在谈业务融合、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,最关键的是体制融合。”其实,上海电信和广电的合作早有溯源。早在1999年,国务院82号文明确电信广电双向禁入时,就为“只在上海试点多种网络的综合运用”开了一个小口。从2003年年底开始,上海市科委牵头,上海文广联合闸北区科委、上海电信,在闸北区开始IPTV业务的技术试验和试点,试点用户3000户,上海文广负责提供内容,上海电信负责网络接入,“上海模式”正式启动,双方分工合作,优势互补。
目前形势发生了变化。电信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,广电也开始建设自己的网络,并开办了网络电视台,未来上海IPTV业务是在电信网络上运行、还是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,或就此陷入僵局,有待时间验证。 一位资深IPTV人士表示,由于广电对于电信的平台依赖性太强,上海广电一直有危机感,担心电信才是IPTV的真正市场主体,一旦政策放宽就会自己干。